Ada

Ada

我們的「野心」是將社交分享的行為透過協議描繪出來。

上一篇說到我們在做的一個 dApp:CoLib 🫱 做了一個有點兒意思的 dapp CoLib

這篇繼續說其實我們的「野心」不止於此。

搞個協議#

nomland protocol 希望可以連接內容創作者、內容傳播者、內容消費者、以及基於社區的內容二創,更好的把 web3 宣稱的創作者經濟和社交這兩塊拼圖連在一起。通過這座橋梁,將所有的內容(及圍繞內容的各類用戶)使用區塊鏈技術連接,並在未來實現真正的價值分配。

作為 protocol,nomland 將作為公共物品存在並圍繞「分享」這一人類最自然的社交行為服務於所有人,我們的野心是第一次把社交分享的行為通過協議描繪出來。分享不再只是單向的給予,也是個人累積聲譽甚至財富的方式。

我們認為這將改變在線社交的傳統範式。

社交如何實現商業價值捕獲?#

web2 平台和 KOL 們發現最終只能是流量廣告、或者是直接利用流量售賣商品。我們認為這是迂迴的、低效的

人類需要社交並不是為了售賣或被強制看廣告

人類天生需要社交。社交的過程即是價值本身,人類通過社交交換信息、分享觀點、獲得反饋,彼此啟發、學習… 這既包括了價值的交換、也是價值的創造。

為什麼我們不發明一個新的 GDP(或者什麼別的)來描繪這樣的價值?web3 是價值互聯網不是嗎?也許對於價值我們還能聊更多,限於篇幅暫不展開。

有了 nomland 的未來是怎樣的?#

未來我們希望可以看到我們日常討論的一切(以及價值流動)都具備被記錄的條件。

我們可以分享對一篇文章的觀點,在社區(也可以叫虛擬世界的咖啡館)和有共同興趣的朋友探討;我們也可以在數字遊民社區分享對某個領域的 research 結果,例如數字遊民簽證如何獲得?作為數字遊民在里斯本的居住體驗?;當然我們甚至可以分享我們使用新款吸塵器的使用體驗、小眾的機械鍵盤 DIY 樂趣。

這些日常發生的分享都很有趣不是嗎?

而且我想你也看見了價值在社區裡流動,好吧,讓我們 protocol 幫助記錄下來這一切,無論它們發生在哪裡,不只是鏈上鏈下、Twitter、telegram group、discord…

我們並不想改變原來人們的社交習慣和環境,也無需學習去中心、web3、區塊鏈等新的概念,但想讓他們獲得因此(這些新概念)帶來的好處。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